查看原文
其他

你不可不去的京城五大古寺

2015-06-07 释永芸 岳红 商务印书馆

伽蓝(愿意为僧众共住的园林,即现在之寺庙)之造,为造像之所住、僧徒之所居、佛事之所用,虽未如造像般于佛理之聚焦,却更活生生映现着佛法在世间的总总,可惜历来谈造像者众,说伽蓝者少……伽蓝虽未直指核心,但映现的种种却更如实,参伽蓝,如禅家所言,是参活句,不是参死句,在此只取一点:道场的兴替起落,不就让众生对佛法所提的成住坏空更有领略吗?


1.比北京城还老的潭柘寺



潭柘寺山门


潭柘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山,距市区35公里。因寺后有龙潭,山上有柘树而得名。提到潭柘寺,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那句“先有潭柘寺,后有幽州城”的燕京俗语,由此可知潭柘寺比北京城还要古老,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寺院。

潭柘寺最早的名字叫嘉福寺,建于西晋永嘉元年(307年),是佛教传人北京地区后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庙。当时佛教还未能被民间所接受,因而发展缓慢。以后又出现了北魏和北周两次“灭佛”,因此嘉福寺自建成之后,一直未有发展,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破败。


▲寺内一角


唐代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(696-697年),居住在幽州城北的佛教华严宗高僧华严和尚“持《华严经》以为净业”,他诵经讲法的时候,整个幽州城的人都来聆听,情形犹如庙会,一时名闻幽州城,很多信徒踊跃捐助,希望他在幽州开山立宗。见此情形,幽州都督张仁愿也捐资并帮助华严和尚重修嘉福寺。华严和尚来到潭柘山,购买了嘉福寺附近西坡姜家和东沟刘家的土地,以原寺为中心,重修和扩建寺庙。

华严和尚带领僧众填平了寺内一个叫“青龙潭”的大水坑,修筑起殿宇,开拓出了潭柘寺的雏形。当时,寺院后山有两眼泉水叫“龙泉”和“泓泉”,在后山龙潭合流后再向南流,恰好流经寺院,这股泉水不仅满足了寺院日常的生活用水,又灌溉了附近的大片农田,因此,华严和尚将重建后的寺庙取名“龙泉寺”。正是因为有了这龙泉水,寺庙附近后来才出现了平原、南辛房、鲁家滩等村庄。

2.红霞映泉的红螺寺



▲红螺寺牌楼


红螺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北部的红螺山,因该寺所在山下有一珍珠泉,相传泉水深处有两颗色彩殷红的大螺蛳,每到夕阳西下螺蛳便吐出红色光焰,故山得名“红螺山”,寺俗称“红螺寺”,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佛教丛林,据说也是京华气功的发源地。


▲寺内大雄宝殿


红螺寺初建于东晋咸康四年,当时中国北方正处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统治时期,西域高僧佛图澄来到东土中国传教,受到后赵皇帝石勒、石虎叔侄的优待,遂在后赵国境内弘法授徒,广建寺塔。佛图澄是经朝廷正式批准在中国授徒(中国人出家为僧)的第一人,享寿116岁,在中国弘法三十余年,先后建寺近千所,红螺寺即其中之一。

3.遗世独立天宁寺



▲淹没在都市中的天宁寺


天宁寺位于(原)宣武区西二环天宁寺桥西北广安门外北面,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,是北京城里历史最悠久的寺庙。


寺内宝塔


天宁寺的名称更改次数相当多,刚建成时叫“光林寺”,到隋代文帝时改称为“宏业寺”,唐代玄宗开元时(公元712年)改为“天王寺”,这一名称用得稍久,现在的山门前西侧还立有“唐代天王寺”石碑。到了辽代,契丹人所建王朝雄踞于长城内外,占有中国半壁河山,并在历史上第一次将北京城作为统治中心,辽天祚帝的叔叔耶律淳历时十个月主持建造了高大雄伟的舍利塔,可惜称帝三个月即驾崩,所建宝塔成了这个短命王朝的唯一纪念,也是北京作为五朝古都最古老和唯一的地面见证物。天王寺在金代中都皇城曾是唯一大寺,所以在金世宗、章宗时修建得更为辉煌,并改名为“大万安寺”。在元朝初年,辉煌的“大万安寺”随同豪华的金中都毁于兵火,几乎化为灰烬,只有舍利塔安然无恙,傲然孤立。

4.树立法幢戒坛的戒台寺



▲戒台寺千佛阁


戒台寺又名“万寿禅寺”,位于北京门头沟西南海拔300多米的马鞍山腰,占地面积4.4公顷,距潭柘寺8公里。寺内一座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大戒台驰名全国,人们习惯地称此寺为戒台寺或戒坛寺。

戒台寺的戒台与浙江杭州昭庆寺、福建泉州开元寺中的戒台并称中国三大戒台。又因规模居三大戒台之首,并可授佛门最高戒律,故有“神州第一坛”的美誉。

戒台寺始建年代不详,可考证资料能追溯到南北朝末期、隋代初期(570-622年)。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崇信佛教,在当时的幽州(今北京地区)兴建了几座佛寺,戒台寺是其中之一,当时名为慧聚寺。隋末,有“释门梁栋”之称的高僧智周大师,因厌倦城市喧嚣而来到马鞍山慧聚寺隐居修行,期间整修和扩建了寺院,并亲手塑像七尊。后来“旧齿晚秀咸请出山”,圆寂后被弟子法度等人迎回本山。《续高僧传》尊智周大师为戒台寺开山祖师。


▲千佛阁内


唐代的慧聚寺荒废于喜好道教的武宗时代,并持续二百多年,直到辽代才得以复兴,开始步人一段辉煌时期。

慧聚寺在辽代得以复兴始于著名的佛教律宗大师、有“钟普贤之灵,孕凡夫之体”之誉的法均和尚。法均大师生于辽开泰十年(1021年),十六岁时在京西紫金寺出家,拜非辱律师为师,学习律宗佛法。清宁七年(1061年)春奉诏在燕京整理佛经,同年秋季出任燕京三学寺论主。因成绩卓著而被朝廷授以紫方袍,并赐德号“严慧”,后退隐马鞍山慧聚寺。从咸雍五年(1069年)始,法均带领僧众,广募资财,对慧聚寺进行了大规模整修,并新建一座戒坛,就是这座戒坛使慧聚寺登上了中国佛教戒律至高无上的地位。

5.丁香赋诗的法源寺



▲法源寺山门


法源寺位于北京(原)宣武区菜市口西南法源寺前街,是唐朝时幽州地区最大和最有影响的寺庙,也是北京城内现存最古老的寺庙之一。


▲寺内石碑


法源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十九年。当时,唐太宗发动了一场对辽东高丽的大规模战争,这场战争从二月开始筹备,四月在幽州完成军士集结并出征,十月班师回幽州。唐太宗悯惜东征阵亡将士,收其遗骸,葬于幽州城西十余里,为哀忠墓。又在幽州城内建悯忠台,到了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(696年)才完工,真正建成了悯忠寺,寺中建有一个很高的楼阁,当时有“悯忠高阁,去天一握”之喻。


以上摘自《北京伽蓝记》,标题系微信君所加)


这书就不仅是北京寺院的内行导览,也不知是今人循古人迹的问道指南,帝都伽蓝的起落,在有心人眼中,永远是直示佛法的一大公案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